高学良(1861—1938),字愈明,现辽宁省营口市博洛铺镇人,中国近代名医、医药理论家、中医教育家。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学教育,但是特别喜欢岐黄之术,稍大之后弃儒学医。
(资料图)
高愈明天资非常高,对中医有极高的天赋,各种中医典籍,一看就懂,一用就通。他对读书非常痴迷,一旦进入看书的状态,可以一天不言不语,甚至废寝忘食,人称“书愚”,老百姓甚至称他为“高二傻子”。但是,他对典籍的理解非常深刻,他一生没有拜过任何师傅,全靠自己的理解,但是医术却非常精湛。
他特别崇尚医圣张仲景,同时对温病的治疗也有非常深的研究。高愈明治病不受医理束缚,思路非常开阔,经常别出心裁,擅治各种疑难杂症,医名蜚声辽宁,驰誉东三省。
高愈明吸收各派医学之所长,在长期临床的基础上,他创立了灵兰医派,人称“灵兰医圣”,建国后入选国家卫生部评选的 “中国历史著名医家” ,是东北唯一入选的中医。
高愈明医术非常高超,关于他治病救人的事迹,辽宁等地到现在还有他的很多传说。在当时,辽宁医药界有“南高北张”之说,南高指的是高学良,北张是指抚顺的张奎彬。
有一次,张作霖的四姨太闹病,遍请奉天名医,均无寸效。张作霖于是在全东三省挑选名医,高愈明和张奎彬都被请奉天治病。两人同时诊断四姨太得的是时疫,但是在讨论方剂时出现了分歧。
张奎彬认为“烦暑最宜淡竹叶”,而高愈明却认为“伤寒尤妙小柴胡”。两人争执不下,其他同行也不敢论断,于是张作霖要求两人各出一方。张奎彬的处方先用,虽然收到了效果,但是久久不能断根。于是,再用高愈明处方,没想到3剂而痊愈。这个故事,在奉天传为美谈。
高愈明在温病上的成就也非常高。据史料记载,上世纪初叶,营口地区爆发鼠疫。当地医生束手无策,很多医生怕累及自身,远离疫区。一时之间,老百姓死伤无数。高愈明本来不在疫区,但是为他救治百姓,不顾危险深入疫区义诊。由于用药对症,很多百姓在他的救治下得以痊愈。
其实高愈明自己也身患鼠疫,但是经过自己调理后得以脱险。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以一己之力成功控制了鼠疫的流行。经此一事,他被老百姓奉为神明。后来,为了防止鼠疫复发,他还将《毒疫问答》译成白话文,向百姓普及防疫知识。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面对“西医”教育体系的冲击,中医师徒相授的教育方式处于危机的情况下,高愈明率先在东北地区改革中医的培训模式,于1916年创办中国东北第一家中医学校:高氏医学讲习所。以此为依托,他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临床人才。原营口市名医徐冠一、原雨田均出其门下。目前,他的弟子尚有四人存活在世,其中辽宁中医学院徐向春教授,已经九十三岁了,每周还出诊半日。
高愈明一生的著作有《伤寒溯源》《脉理溯源》《伤寒论注释》《本草增注》《灵兰类传》《温病溯源》《秋疫问答》,还有很多至今都在流传。
后世医家将《寒论溯源》进行了详细解释,出版了《高愈明伤寒论溯源详解》一书,该书集中体现了高愈明的中医学术思想,是一本学习《伤寒论》的入门书籍,对于有志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参考书籍。
注:图片来自网络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