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钟振彬 通讯员 穗消宣 蔡紫容
【资料图】
“救命啊……”4月25日上午,在广东省船艇训练中心附近的流溪河流域,有“落水人员”大声呼救。只见消防员乘坐救援艇迅速冲过去,将该“落水人员”顺利解救。这是什么情况?原来,这是一场抗洪抢险拉动演练。
消防队员在橡皮艇上等待出发。
为积极应对汛期各项抢险救援和跨区域增援任务,4月24日至26日,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广东省船艇训练中心开展为期三天的抗洪抢险救援拉动演练暨水域救援能力培训活动。此次演练在全市共调集总队级水域救援专业队50人,支队、大队级专业队215人、40辆消防车、30艘橡皮艇及各种水域救援器材装备2000余件。25日,记者来到现场,直击演练救援全过程。
消防队员进行水域救援能力培训。
“此次活动立足汛期灾害特点、着眼实战需求,按照装备点验、能力评估、技术培训、实战演练四个步骤依次进行。”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站长林森介绍,为锤炼水域救援队伍实战能力,演练设置了翻舟自救、岸际活饵救援、离心救援、抛绳包救援、激流游泳技术、医疗急救技术等项目。
消防队员在培训演练前进行装备检查。
演练现场,只见河流中央一位消防员正在模拟“落水人员”,水域救援队员则迅速驾驶橡皮艇靠近“落水人员”,并通过娴熟的驾驶技术使橡皮艇进行“O”形旋转,产生离心力,快速将“落水人员”借力救上船来。
消防队员接受结绳法培训。
消防队员接受结绳法培训。
“快,拉绳!”另一边,水域救援队员正在进行翻舟自救演练。演练模拟舟艇遇洪水、急流等不可控情况时发生意外倾覆的场景。只见救援人员快速寻找翻船绳,借助船绳协力上艇后,手抓翻船绳,利用身体重量,运用杠杆原理将船翻扶正,舟艇翻正后人员迅速上船。
消防队员进行翻舟自救技术演练。
消防队员在演练过后将橡皮艇手动划回岸边。
岸际活饵救援演练模拟的是“被困者”被困在孤岛,但是救援艇无法抵达“被困者”周边的环境。演练现场,只见一名水域救援队员在距离“被困者”一定距离的情况下迅速连接绳索跳入水中并游向对“被困者”进行救援,另一名救援队员则用绳索协助救援者往舟艇上拉人。
消防队员进行岸际活饵救援演练。
消防队员在水中进行急流救援泳姿培训。
“此次演练相较于往年增加了许多科目,同时聘请了国内专业的教练团队进行教学,夯实了我们的救援技能,收获非常大。” 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赤岗消防站副站长李巡丰告诉记者。
消防队员进行抛绳包救援演练。
消防队员进行心肺复苏演练。
林森表示,此次演练提升了全市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为“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做了充分的准备。演练中,各大队的水域突击队员充分发挥了自己平时的所学所练,同时克服暴雨等不良天气的影响,展现了自己的专业素质。
消防队员接受急流救援泳姿培训。
消防队员进行舟艇驾驶技术演练。
新闻加点料
据了解,广东省已于3月27日进入2023年汛期,入汛后降水集中,雷电、暴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频发,且容易发生城市内涝、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面对汛期灾害性天气多发,天气变化复杂的特点,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发布汛期防灾避险消防安全提示,呼吁群众加强安全防范,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
(1)社会单位和公众应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和出行计划;
(2)针对汛期高温、多雨、大风、雷电的天气特点,社会单位要加强消防安全巡查并制定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及仓库要落实防潮、防雨措施,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3)暴雨天应减少户外活动,注意关闭门窗,关闭燃气并远离水管、燃气管道等金属物体,有水进入室内时,应立即关闭电源,迅速撤离;积水中行走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远离地势低洼区域,绕开有水流漩涡处,防止跌入窨井、地坑;
(4)暴雨中开车应减速慢行,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不要强行通过桥洞、山口、铁路桥等低洼地带。车辆在水中熄火被困,应从天窗或敲碎玻璃四角爬到车顶避险,及时报警等待救援;
(5)汛期旅游要注意安全,不要前往容易发生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景区,遭到洪水袭击时,不要轻易游水转移,涉水过河;
(6)若被困险地无法逃生时,迅速拨打119报警或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