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新的诈骗手段。
近日,包头警方发布了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
【资料图】
据悉,4月20日11时40分左右,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到他,两人经过短暂聊天后,好友告诉郭先生,自己的朋友在外地投标,需要430万元保证金,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所以想要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一下账。好友向郭先生要了银行卡号,声称已经把钱打到郭先生的账户上,还把银行转账底单的截图通过微信发给了郭先生。
基于视频聊天信任的前提下,郭先生没有核实钱是否到账,于11时49分先后分两笔把430万元给对方打了过去。钱款转账后,郭先生给好友微信发了一条消息,称事情已经办妥。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好友回过来的消息竟然是一个问号。
郭先生拨打好友电话,对方说没有这回事,他这才意识到竟然遇上了“高端”骗局,对方通过智能AI换脸技术,佯装成好友对他实施了诈骗。
“从头到尾都没有和我提借钱的事情,就说会先把钱给我打过来,再让我给他朋友账户转过去,而且当时是给我打了视频的,我在视频中也确认了面孔和声音,所以才放松了戒备”,郭先生说。
4月20日12时21分,包头市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接到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外协请求,称福建省一知名民营企业负责人被骗走430万元,而涉案的银行卡为包头市蒙商银行对公账户,希望包头警方能够帮忙进行紧急止付。
包头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立即启动“包头市警银联动绿色查询机制”,当班民警以最快速度完成核查、报审程序 ,第一时间将涉案卡的信息通报至蒙商银行相关部门。在银行的全力协助下 ,仅用时10分钟就将该诈骗账户内的336.84万元被骗资金成功拦截。
同时,向福州市公安局警方提供了剩余款项93.16万元资金流出信息,为深入突破该案剩余资金查找提供了突破方向。目前,福建警方与包头警方对此资金正在全力追缴当中。
AI换脸技术是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一张人脸图像进行处理,然后将其合成到另一张人脸图像上,从而实现换脸效果。 这种技术虽然有娱乐和创作的价值,但也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敲诈、侵犯肖像权等目的。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防范合成声音和AI换脸等人工智能新型手段诈骗。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多重验证,确认身份。 在涉及到转账交易等行为时,要格外留意,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确认对方是否是本人。 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可以将到账时间设定为“2小时到账”或者“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
保护信息,避免诱惑。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管是在互联网上还是社交软件上,尽量避免过多地暴露自己的信息。 对于不明平台发来的广告、中奖、交友等链接提高警惕,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以免被骗子“精准围猎”。
相互提示,共同预防。 向身边的亲人、朋友提醒、告诫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高科技诈骗的能力,共同预防受骗。 做好家中老人的宣传防范工作。 提醒老年人在接到电话、短信时,要放下电话,再次拨打家人电话确认,不要贸然转账。
拒绝诱惑,提高警惕。 学会拒绝诱惑,提高警惕。 避免占便宜心理,警惕陌生人无端“献殷勤”。 如果事先不知道骗子的这些伎俩,被骗的可能性非常大。
X 关闭
X 关闭